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课程的内容
志公教育 梁老师
一、课程计划志公教育 梁老师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基本内容包括:培养目标、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其中,教学科目的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内容。
课程计划的作用: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二、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课程标准的作用: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对教师有直接指导的意义,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依据。
三、教材
教材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教材有两种编排形式:
直线式教科书结构:把一门学科的课程内容或其中一个课题的内容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 结构来展开呈现在教科书中,使各种知识在内容上均不重复的编排形式。
螺旋式教科书结构:把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度、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进一步加深拓广,逐级深化。
教材的作用:
1.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2.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教案、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检査评定提供了基木材料;
3.根据教学计划对木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綷范围和教学任务;
4.根据木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