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定义判断
82.行政不作为是行政机关对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符合条件的申请依法应该实施某种行为或履行某种法定职责却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或拖延履行的行政违法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行政机关行为不属于行政不作为的是:
A.王某要去所在地交通局告知有关汽车养路费收费标准,三个月未答复
B.陈某在某市住建局工作多年,符合职称评定条件,申请职称评定被拒绝
C.林某投诉某市医药公司贩卖假药,某市药监局以不属于主管范围而拒绝
D.何某因制止违章建筑施工被打伤,公安机关以违章建筑无权处理不理睬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否定型单定义。行政不作为的关键点在于:(1)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符合条件的申请;(3)依法应该实施却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选项B陈某是住建局工作人员,不属于“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而且,申请职称不在“依法执行”的范围内,不符合定义;其它选项均符合定义。因此答案为B。
83.碳信用又称碳权,指在经过联合国或联合国认可的减排组织认证的条件下,国家或企业以增加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或减少开发等方式减少碳排放,因此得到可以进入碳交易市场的碳排放计量单位,一个碳信用相当于一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某燃煤电厂去年碳排放额超标,根据上述定义,该电厂应对做法不包括:
A.将该厂从城市郊区迁到海边
B.减少该厂全年的发电总产量
C.改进设备提高热源转化效率
D.购买碳信用来实现排放达标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否定型单定义。电厂可以选择的做法应符合:(1)增加能源使用率;(2)减少污染或减少开发等方式减少碳排放。选项A,只是变迁了该厂的位置,没有涉及增加能源使用率和减少碳排放;B选项,减少发电总量是用减少开发的方式减少碳排放;C选项提高热源转化效率,属于增加能源使用率;购买碳信用来实现排放达标符合以上两种做法。因此答案为A。
84.“公众参与”是一种有计划的行动。它通过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交流,使公民们能参加行政决策过程并且防止和化解公民和政府机构与开发单位之间、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冲突。
下列选项与上述定义最不符合的是:
A.某市宣传部发布倡议书,号召全体市民“绿色出行”,十万人回应支持
B.居民多次向某市人大投诉规划局违规审批项目,该项目在实施前被叫停
C.某县政府拟在工业园区内引进两条茶籽油生产线,组织附近村民座谈
D.某市政府公开新建垃圾填埋场选址方案,收到10万条反对意见而缓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否定型单定义。该定义的关键点在于:(1)通过双向交流让公民们能参与行政决策过程;(2)防止和化解冲突。选项A,没有涉及行政决策过程,“绿色出行”的倡议书也没有涉及防止和化解冲突;B、C、D都有涉及行政决定的过程和尊重公民的意见防止和化解冲突。因此答案为A。
85.沉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事物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是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没有应用到沉锚效应的是:
A.一家粥店服务员为客人盛粥后总问:“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另一家服务员总问:“加不加鸡蛋?”头一家店日销售额总高于后一家
B.男孩邀请心仪女生说:“出去玩好吗?”女孩觉得拒绝好像很自然,答应显得太主动,所以就说:“下次吧。”男孩认为女孩无意与他交往
C.邻居偷走华盛顿的马被发现拒不承认,华盛顿捂住马的双眼问邻居:“马哪只眼睛瞎的?”邻居说“右眼”,事实上,马的两只眼睛都没病
D.你去商场闲逛,导购小姐诱导说:“反正今天是出来买鞋的,甲或者乙很适合你的气质,请选一双吧。”然后你就挑选了其中一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否定型单定义。该定义的关键点在于:受第一印象支配作出判断。选项A,顾客会受到“加一个还是两个蛋”的第一印象影响,一定会选择加一个或者两个,所以这家店卖出的会比较多,符合定义;选项B,男孩的问法“出去玩好吗”,如果受到第一印象影响,女孩应该回答好或者不好,但是女孩却给出了其它的答案,所以女孩的回答没有受到第一印象的影响;选项C,邻居受到“哪只眼”这句话第一印象的影响,说了“右眼”;选项D,导购小姐让你选一双,你受到这句话第一印象的影响,果真从中选了一双。因此答案为B。
86.隐形课程是指学校计划课程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习经验。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隐性课程范畴的是:
A. 高校组织学生参加两天军训,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B. 儿童在学习教学课程的时候,培养了学习教学的兴趣
C. 某高校设立高校文化节,让学生认识了该校的校训、学风
D. 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课外活动,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否定型单定义。该定义的关键点在于:(1)计划课程中未明确规定、非正式和无意识的;(2)学习经验。选项A,军训属于非正式的课程,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也属于学习经验,符合定义;选项B,教学课程属于明确规定的正式课程,不符合“非正式课程”,不符合定义;选项C,文化节是非正式课程,认识校风校训也属于学习经验;选项D,课外活动是非正式课程。因此答案为B。
87.近因原因是保险人对于承保范围的保险事故作为直接的、最接近的原因引起的损失,承担保险责任,而对于承保范围以外的原因造成的损失不负赔偿责任。按照该原则,承担责任并不取决于时间上或空间上的接近,而是取决于导致保险标的损失的风险事故是否在承保范围内。如果存在多个原因导致保险损失,其中最直接、最有效、起决定作用的原因,以及不可避免会产生事故作用的原因就是近因。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原因不属于近因的是:
A.张某夜间打猎不慎摔伤,在等待救援时受凉感冒引发肺炎导致死亡,其死亡原因是摔伤
B.王某的保险车辆遭受暴雨浸泡汽缸进水,他强行启动车辆时发动机受损,受损原因为暴雨
C.暴风雨致电线杆倒塌,电线短路引起火花引燃仓库,库存商品燃烧殆尽,损失原则是暴风雨
D.船舶进水,所载皮革进水腐烂,腐烂恶臭致使临仓的烟草变质,烟草受损原因是船舶进水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否定型单定义。该定义的关键点在于:对于事故直接的、最接近的原因引起的损失。选项A,张某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最直接、最接近的死亡原因应该是感冒引起的肺炎而不是摔伤,所以不属于近因;选项B,是暴雨引起的一系列后果,属于;选项C,近因是暴风雨导致的一些列后果,属于近因;选项D,最直接起决定性的原因是船舶进水,属于近因。因此答案为A。
88.符号是人们共同约定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它可以包括以任何形式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的全部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某种可以感觉得东西就是对象及其意义的体现者。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
A. 中医诊断时所观察的舌苔
B. 野外行路时人所使用的指南针
C. 十字路口指示用的红绿灯
D. 搜救犬就认识所闻的人体气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肯定型单定义。该定义的关键点在于:(1)人们共同约定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选项A,舌苔不是标志物;选项B,指南针不是标志物;选项C,红绿灯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交通标志物,符合定义;选项D,人体的气味不是标志物。因此答案为C。
89.环境标志也称绿色标志、生态标志,是指由政府部门或公共团体依据一定的环境标准向有关厂家颁布证书,证明其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置过程全部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同时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和回收利用的一种特定标志。中国的环境标志唯一认证机构是中国环境产品认证委员会及其秘书处。根据上述规定,下列选项不符合环境标志要求的是:
A. 甲公司产品不在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范围内,但其仍有权向认证机构填报环境标志产品种类建议表
B. 乙公司的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排放标准,但只要其生产的荧光灯符合认证条件,其产品仍可获得环境标志认证
C. 丙公司生产的运动鞋2012年获得了环境标志认证,根据环境标志的时效性,该标志3年后仍需重新申请环境标志认证
D. 丁公司有权在其获得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及其包装上使用认证的环境标志图形,也可在认证产品广告宣传中使用该图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否定型单定义。该定义的关键点在于:(1)证明其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置过程全部符合环保要求;(2)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3)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和回收利用。选项A,虽然现在还不在范围内,但是没有显示他有不符合标准的方面,所以不能选;选项B,污染物不符合排放标准,这不符合定义中“全部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的要素,所以不符合环境标志要求;选项C.D都说他们获得了环境标志认证,说明他们是符合要求的。因此答案为B。
90.交易成本,是指在协商、谈判和履行协议等交易性活动中,为达成合作所需要支付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只要存在交易活动就存在交易成本,它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交易成本的是:
A. 某公司为了搜索交易信息消耗了两天时间
B. 某工厂为了开拓生产花费五十万元购买专利
C. 老王在购房中为履行契约向中介支付了五千元
D. 某企业因违反合同二支付五百万元的违约金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否定型单定义。该定义的关键点在于:(1)在协商、谈判和履行协议等交易性活动中;(2)为达成合作所需要支付的各种资源的总和。选项A,搜索交易信息消耗的时间,是为了更好地达成合作,符合;选项B,花费的五十万专利费,是为了更好生产合作,符合;选项C,花费的五千元中介费,是为了更好交易,符合;选项D,支付的是合作破裂后的违约金,不能促成合作和交易。因此答案为D。
91.贫困的要素不仅包括物质和收入水平指标,还包括能力指标,即人类基本能力和权力的剥夺。权力贫困就是缺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本人权的一种贫困状态。权力贫困是贫困的核心,物质贫困是贫困的具体表现,权力贫困是造成物质贫困的根本原因。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权力贫困的是:
A. 张某大学毕业在京成为“蚁族”一员,收入低下,蜗居城乡结合部多年
B. 王某好心救人却被讹诈,因无证据证明无辜,被判承担全部医疗费用
C. 李某在深圳私企打工多年,因工伤丧失劳动能力,却得不到任何赔偿
D. 辛某房屋被强拆,致使家人居无定所,其中述上访过程中多次被拘留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否定型单定义。该定义的关键点在于:(1)缺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本人权。选项A,虽然是“蚁族”,收入低,但不是没有收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的基本人权还是有保障的,并没有受到损害,所以不符合定义;选项B,因证据不足而不得不承担医疗费用,人权和经济上都受到损害,属于权力贫困;选项C,丧失了劳动力却得不到赔偿,人权和经济权都受到损害,属于权力贫困;选项D,房屋被强拆,并且上访还被拘留,经济、人权、政治等方面都受损,符合定义。因此答案为A。
92. 反社会人格犯罪是行为人基于反社会型变态人格而实施的犯罪行为。行为人的特点是:①智力和精神上并无明显缺陷,没有妄想或其他思维障碍;②多数有劣迹前科,有多次、多类型的违纪、违法、犯罪行为;③行为冲动、缺乏深思熟虑和明确的动机;④没有悔过和自责的心理,在接受教养或服刑以后仍然照旧违法犯罪,难以自控。
下列选项中行为人精神智力正确,其中最符合反社会人格犯罪特征的是:
A.陈某经常怀疑有人跟踪自己,某天下班后将走在自己后面的李某刺伤
B.林某多次上班迟到被领导当众呵斥,林某感觉受辱,将领导打成重伤
C.吴某有偷盗前科,某天下班遭遇抢劫,与劫匪搏斗中将劫匪打成残疾
D.王某街上闲逛,突然将陌生人郭某连刺两刀,随后将停在路边的汽车砸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肯定型单定义。选择性曲解的关键点在于:(1)基于反社会型变态人格;(2)实施的犯罪行为。选项A,怀疑有人跟踪自己,有明确动机,不属于“反社会性变态人格”,不符合定义;选项B,是被领导当中责骂引起的受侮辱感,导致的结果,有明确动机,不属于“反社会性变态人格”,排除;选项C,吴某将劫匪打残是因为搏斗,他不属于“反社会性变态人格”,排除;选项D,王某闲逛,突然毫无征兆,毫无原因地刺伤陌生人,无明确动机,符合定义的两个关键点。因此答案为D。
93. 社会方言是由社会群体的不同性质而形成的语言变体,是在某一社会群体、社会阶层或次文化群中被使用的语言,它是由不同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受教育程度因素或这些因素构成的社区交际习惯所形成的语言差异。主要差别是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以及一些特殊词汇的使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社会方言的是:
A.贵族语言 B.学生腔 C.法律术语 D.客家话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否定型单定义。该定义的关键点在于:(1)由社会群体的不同性质而形成的语言变体;(2)在某一社会群体、社会阶层或次文化群中被使用的语言;(3)社区交际习惯所形成的语言差异。选项A,贵族语言是“社会阶层”使用的语言,符合定义;选项B,学生腔是“社区交际习惯所形成的语言差异”;选项C,法律术语是专业领域的术语,不符合“在某一社会群体、社会阶层或次文化群中被使用的语言”;选项D,客家话是典型的社会方言。因此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