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系统理论是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之一。
【答案】T.
【解析】知识点:“教学设计”模块的教学设计的依据。教学设计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现代教学理论 ;(二)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 ;(四)学生分析;(五)教师的教学经验 。所以题干是对的。
92.新课改认为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答案】F.
【解析】知识点:“教学实施”模块的教学实施行为的转变。教学实施行为的转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教学重过程胜于重结论;4.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93.新课改倡导教师应从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
【答案】T.
【解析】知识点:“教学实施”模块的教学实施行为的转变。后现代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之一威廉姆•多尔把教师的作用界定为“平等中的首席”。他称师生关系应是“舞蹈型”的互动,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首席”,义即“职位最高的”。课堂教学中的教师,首席的含义当如乐队中的“第一提琴手”,既是乐队中平等的一员,又起着独特的作用。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 ,是平等中对话的“首席”,而“指导”、“引导”就是这个“首席”必须承担的责任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否则就难以达到教学目标,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94-95.缺题
【答案】
【解析】知识点:“教学评价”模块的
四、材料分析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6.有的教师把纪律不良的学生安排在教师的最后一排,只要他们不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教师对他们的分心行为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这种做法会降低学生的自尊、自信水平和自我效能感,从而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形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他们会更加有意识的破坏纪律,这是不可取的。
此材料提醒教师在安排座位时要注意( )。
A防止学生产生消极的否定的纪律体验
B不能让学生形成表面遵守纪律的态度
C将成绩好的学生安排在教室中间靠前的位置
D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对学生行为的影响
【答案】AD.
【解析】考察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自我强化和替代强化。
-97.缺题
【答案】
【解析】知识点:“教学评价”模块的
98.小维非常喜欢画画,但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困难。有一天,她在创造绘画作品时突发奇想,能运用绘画表现数学吗?老师知道后,建议她用数学语言和数学关系来表现绘画作品中人物间的对话和场景。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维坚持每天“画数学”。回来不仅出版了数学漫画集,同时,数学成绩也有了提高。
从学生本质特点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恰当的有( )。
A.相信学生具有发展潜能。
B.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
C.学生的学习是由教师主导的。
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答案】ABCD.
【解析】知识点:“教师和学生”模块的学生的本质特征。学生的本质特征有:
(一)学生是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第一,学生是能动的主体。
第二,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
第三,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二)学生是儿童,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需要
第一,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
第二,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第三,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三)学生是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第一,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第二,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第三,学生所参加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99.某语文教师自担任班主任后,经常利用班主任可把握的时间对全班进行语文教学,而且偏爱语文成绩好的学生,每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就让学生抄生字词、背古文、写作文,导致师生关系不融洽,致使班级工作难以开展。
A.对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认识不清。
B.缺乏班级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C.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解有偏差。
D.缺乏与其他科任教师的协调。
【答案】ABC.
【解析】知识点:“班主任工作”模块的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职责。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有:
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2.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3.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中各任课教师的纽带;4.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5.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教育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班主任工作的职责有:
1.了解研究学生情况;2.组织管理班集体;3.教育指导学生全面发展;4.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沟通各种渠道;5.做好个别教育工作;6.订好班主任计划;7.学生操行评定;8.建立学生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