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研究者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的方法中( )
A.访谈法 B.问卷法 C.个案分析 D.叙事法
【答案】D.
【解析】知识点:“教育研究”模块的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即研究者)以叙事或讲故事的方式对教育教学事件进行描述、分析、论证和反思的研究方法,其目的是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的教育教学事件中发掘隐含其中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解释、发现或揭示教育的本质与规律。
32.有目的,有计划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研究对像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案例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答案】A.
【解析】知识点:“教育研究”模块的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的教育现象进行感知、记录、分析,从而获得事实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33.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教学评价 B.教学大纲 C.教学目标 D.教学内容
【答案】C.
【解析】知识点:“教学目标”模块的教学目标的含义。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它既与教育目标、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
34.布卢姆认为认知领域六种目标要求层次最高的是( )
A.理解 B.掌握 C.应用 D.评价
【答案】D.
【解析】知识点:“教学目标”模块的教学目标的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亚领域,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评价指为了特定目的,对材料和方法的价值作出判断,是认知领域的最高层级。
35.教学目标陈述的主体是( )
A.教师 B.学生 C.教师与学生 D.校长
【答案】B.
【解析】知识点:“教学目标”模块的教学目标陈述。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能是教师。以往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往往以教师为主,重视教师应该做什么,这种表述是不科学的;正确的教学目标表述应该是学生通过教学后学会了做什么或说什么,也就是说,学生才是教学中行为的主体。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等,这些写法都是不规范的,因为这些目标行为的主体表述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36.对教学结果的预测必须预留一定的空间,这表明教学目标具有( )
A.准确性 B.个体性 C.整体性 D.生成性
【答案】D.
【解析】知识点:“教学目标”模块的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生成性目标价值取向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杜威等。他们反对行为目标机械化的取向,认为真正的教育即引导学生进入知识之中的过程,教育成功的程度即是它所导致的学生不可预期的行为结果增加的程度。生成性目标价值取向倡导教学目标应当是教育过程中自然生成的,是上一个问题解决的结果,下一个问题提出的原因,是教师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内在生成的必然的结果和要求。题干中“对教学结果的预测必须预留一定的空间”就是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有“生成性”思想理念。
37.教学目标设计的首要依据是( )
A.学生的实际 B.教师的实际
C.社会的实际 D.教学内容的实际
【答案】D.
【解析】知识点:“教学目标”模块的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设计的依据主要有课程标准、学科内容和学生实际。这里的教学目标设计是指课时目标设计,而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体教学计划中已经确定。教材内容是设计教学目标的奠基石,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首先要研读教材,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了解单元内容在整册教科书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单元教学的训练重点,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统筹兼顾。
38.赫尔巴特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思想反映了( )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B.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C.知识与思想品德的关系 D.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答案】C.
【解析】知识点:“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过程基本规律有四条: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二、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三、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规律);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双边性规律)。其中第三个规律最早由赫尔巴特提出。赫尔巴特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思想。在赫然巴特之前,教育学家们通常把道德教育和教学分开进行研究和阐述,教育和教学通常被赋予不同目的和任务。赫然巴特的开创性贡献在于阐明了教育教学之间的联系。他明确指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德育问题是不能同整个教育分离开来的,而是同其他教育问题必然地、广泛深远地联系在一起的”。从而使道德教育落实在学科教学的坚实基础上,也使学科教学具有了道德教育的任务,成为教育的基本原则,推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
39.我国教学理论界形成最早,影响最大的教学过程本质说是( )
A.发展说 B.特殊认识说 C.学习说 D.实践说
【答案】B.
【解析】
40.学生的知识主要来源于( )
A.间接经验 B.直接经验 C.个人经验 D.社会经验
【答案】A.
【解析】知识点:“教学过程”模块的教学过程基本规律。教学过程基本规律有四条(见38题解析)。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学生主要通过“读书”、“接受”现成的知识,然后再去应用和证明,可避免人类历史上曾经历过的曲折和失败,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系统的掌握大量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