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将评价对像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评价属于( )
A.个体内差异评价 B.个体间差异评价
C.最佳表现评价 D.典型表现评价
【答案】A.
【解析】知识点:“教学评价”模块的教学评价类型。按照评价基准的不同,可将教学评价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把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所得的成绩进行比较,或把个人有关侧面进行相互比较判断的评价。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把评价对象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二是把评价对象自身的不同侧面进行比较。
二、多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61.“生活的磨难教育了我们”中的“教育”指的是( )A.正规教育 B.非正规教育 C.广义教育 D.狭义教育
【答案】BC.
【解析】知识点:“教育和教育学”模块的教育的含义。教育分狭义和广义教育两种,“生活的磨难教育了我们”中的“教育”属于广义和非正规教育的范畴。
62.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洛克 B.华生 C.孟子 D.格塞尔
【答案】AB.
【解析】知识点:“教师与学生”模块的“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外铄论的另一个典型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他甚至这样 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的祖先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各种类型的人,从领袖到小偷,由于外铄论者强调外部力量的作用,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在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都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学习什么和怎样才能有效地学习。孟子和格塞尔属于内发论人物。
63.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发展的内在动力,其包括( )
A.人的创造性 B.人的积极性 C.人的自觉性 D.人的社会性
【答案】ABC.
【解析】知识点:“教师与学生”模块的“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学生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人的潜能和素质的发挥也是在人的活动中实现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的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所以从人的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这一意义来说,个体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因素。所以只要是个体行为都对。
64.我国现行的学制改革包括( )
A.重视发展学前教育 B.全面普及义务教育
C.继续调整中等教育 D.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答案】ABCD.
【解析】知识点:“学校教育制度”模块的“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四个选项都属于我国现行的学制改革的内容。
65.下列各项对教师及教师职业正确认识的是( )
A.教师是专业人员
B.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
C.教师职业是以教育育人为目的的职业
D.教师职业是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目的的职业
【答案】ABC.
【解析】知识点:“教师与学生”模块的教师职业特征。特征有2条:
1.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199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社会地位的专业性。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目的的职业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教师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履行教育教学工作,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这也是教师最本质的特征。
66.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来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前途的途径有( )
A.职前教育 B.入职教育 C.在职教育 D.自我教育
【答案】ABCD.
【解析】知识点:“教师与学生”模块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教师职业发展的途径
1.师范教育;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3.在职培训;4.自我教育。
67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是( )
A.确立共同目标 B.健全班级组织机构
C.形成正确班级舆论 D.明确班级工作计划
【答案】ABCD.
【解析】知识点:“班主任工作”模块的班集体的发展阶段。班集体的构成要素有:第一,共同的目标。第二,一定的组织结构,如班委会、小组等。第三,共同生活的准则,如规章制度、班级守则等。第四,一定的心理氛围、情感纽带。所以,四个选项都对。
68.课外活动的全面开展,有利于( )
A.培养学生兴趣爱好 B.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C.培养学生创造力 D.培养学生社会化
【答案】ABCD.
【解析】知识点:“课外活动”模块的课外活动的意义。课外活动的意义有以下几条: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社会化
课外活动由于强调学生自主参与、自愿组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才能得到了施展,学生的独立性、责任心、参与意识等也进一步发展。有人认为“交往和社交策略尤其可以通过参与课外活动而获得”,校内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在这里,学生渐渐习得一些成人社会的行为”同时,学生还要解决一些与同伴相处的问题,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从儿童向成人转化。
2.促使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个性化
没有个性化,所谓个性的社会化就失去了现实意义,甚至是不可能的。社会要求各种各样的人才为他服务,在这一点上,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一致的,课外活动恰好能够在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最大限度的满足个体在个性化方面的需要。
3.课外活动给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
一般来说,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参加的,他们没有多少心理负担,有的只是探索的愉悦;另外,相对于课内学习,课外活动内容比较新颖,容易给人以新鲜刺激,使人身心得到享受;课外活动也能帮助学生学会利用闲暇,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丰富其精神生活。
4.课外活动在发挥学生特长发面也有重要作用。
69.下列属于新课改三维目标的有( )
A.知识与品德 B.知识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价值观
【答案】BCD.
【解析】知识点:“教学目标”模块的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