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考试行测技巧:言语理解题如何取高分。在历年的行测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指示代词是常见的考点。这部分题目的做法,掌握起来非常简单。本篇文章主要向考生介绍做这类题目的必用原则---就近原则的可行性,并结合题目讲解该原则的具体应用。
一般来说,判断指示代词所指内容只要把握一条就近原则即可。一段文字的构成主体是句子,句子之间表述的意思和逻辑是有明确要求的。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作者描述了一个意思,在下文中使用了指示代词,但与之前的句子毫无关联,实际上是不符合语言文字来表述逻辑的。这就是为什么就近指代原则可以用于判断指代内容的原因。下面我们结合经典例题来体会一下
【例1】1941年,美国正式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大批美国士兵来到英国。美国和英国都是使用英语的国家,美军与英国军民的接触没有语言障碍。但是随着双方接触的增加,逐渐发生了一些摩擦。英国人指责美国人没有礼貌,少教养,喜欢表现自己,待人接物太随便。美国人则责备英国人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这种情况使英美关系有些紧张。在盟军即将进行诺曼底登陆,攻占欧洲大陆的情况下,这显然是一个不利因素。
这段文字中,“这显然是一个不利因素”的“这”指的是()。
A.大批美国士兵来到英国
B.美国人英国人互相指责
C.英美之间关系有些紧张
D.盟军即将攻占欧洲大陆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指示代词问题。找到原文,我们根据就近指代的原则来判断。我们从“这”的位置往前找,发现同句子当中是“在盟军即将进行诺曼底登陆,攻占欧洲大陆的情况下”,这是“这”的一个发生背景,不是“这”的内容。再往前找,“英美关系有些紧张”,结合整段材料,为指代内容。所以答案选C。
【例2】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指出,知识的生产、应用和扩散的效率与知识的积累及人力资本正相关。而正是在这两点,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差距,这种差距虽然使发展中国家在知识的选择和应用方面可以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但同时使得他们与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因位势的不同形成垂直分工的关系,因而处于不利地位,甚至随着新的技术壁垒的形成而形成新的“中心---依附”关系,加大贫富差距。
文中划线部分“而正是这两点”中的“这”指代的是()
A.知识的生产和应用 B.知识的应用及扩赛效率
C.知识的积累 D.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
解析:“而正是这两点”,是一个总结语气的句子,指代的是上文的内容。上文只有一句话,是经济学家所说的。根据指代句子,指代的应该是名词。在这句当中找名词,有“知识的生产、应用和扩散的效率”---落脚点是“效率”,“知识的积累”---落脚点是“积累”,“人力资本”三个名词,“效率”是结果,“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两个名词是原因,“这两点”指代两个原因,所以应当是“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选择答案D。
结语:以上就是对指示代词的讲解了。结合本篇理论方法与自己做题的体会,便可以得出做题真经了。纸上得来终觉浅,考生们在练习上也不能偷懒,才能收到效果。
志公官网:http://www.zgoog.com
志公论坛:http://bbs.zgoo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