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核心是“保基本”。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范围,做到覆盖全体居民。按照责任与能力对等、需求与可能结合的要求,特别是广大人们群众最为关注的现实利益需要,“十二五”时期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可以优先确定在底线生存服务和基本发展服务两个方面,具体包括公 共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福利救助服务等七个领域。在这些领域内,有限考虑制度覆盖城乡全体居民,满足基本需求,再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提高均等化程度。”
以上文字论述专业,用语精炼,详尽讲述了如何“保基本”,以及“基本”在民生领域的多项内容,是一段拥有科学性和理性的文字。然后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客观之余,许多考生并不倾向于使用此类风格,认为其较为“无聊”。因此,如果想要持续吸引评卷老师,除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外,还可以通过换一种思维来达到目的:论证提出这一对策分论点的理由,直抵议论文的本质:表达并论述观点,通过“摆道理”和“讲事例”,强化文章的思想性和可读性。
例如,当考生们写这个分论点:制定人性化的制度是“向善“回归的关键。为避免僵硬地提出具体制定制度的细节策略,建议考生们可以思考如何详细论述人性化制度对于回归”向善“的重要性。较为成功的写法如下:
制度的人性化是“向善”回归的关键。人性化对于制度的重要性,犹如翅膀对于雄鹰,利爪对于雄狮;明眸对于美颜。邓小平同志曾经对制度的优劣进行 过深刻阐述:“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襄阳市民张琪身患绝症,怀揣善念,捐献自己宝贵的身体 时,由于制度的僵硬、刻板以及服务人员的“非善”,打击了向善的积极性。试想,当更多的人成为“张琪”后,摧毁的不仅是个人向善之心,更是整个社会全面向 善之力。如果最为最后屏障的制度“支离破碎”,向善最终难以回归。因此,“向善”要回归,关键人性化的制度。
以上写法,先通过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来阐述“人性化”对于“制度”的作用,之后再通过名言警句来论述人性化制度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为强化强捻,使用讲故事的方式,通过一个新闻案例来再次说明人们应向善,制度是保障。
此类写法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僵硬,凸显文笔起伏。且操作十分简单,其思维发散程度远大于对细节对策的盲目堆砌。
更多备考资料敬请关注志公教育官方网站:http://www.zgoo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