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害怕搬迁后没有着落,对生活有所顾虑,有些人迟迟不肯搬迁,作为政府的工作人员,你怎么对他们进行劝说?(答题时间3分钟)
【参考解析】
城镇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需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但是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有农民担心搬迁后没着落,不愿意搬迁,领导让我去劝说,我一定会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前去做好跟农民的沟通工作,以确保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一,我会征得村干部的同意,并希望他们能协助我的工作,我会以开交流会的方式把我们的村民召集起来。在交流会上,首先认真倾听他们对搬迁的种种顾虑并做好认真的记录,并对他们的顾虑表示理解,同时也请他们相信,政府一定会做好搬迁后的各项工作,不会让我们的村民没有着落。
第二,农民最顾虑的问题就是搬迁后的生活和就业的问题。一方面,政府会逐步将农民纳入本地各项社会管理,促进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放宽城市和城镇的户籍限制,给予我们村民一定的住房保障。另一方面,政府会积极帮助我们村民解决就业问题,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并与企业对接,推荐就业。政府会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建立符合农民特点特长的培训机构,切实帮助农民兄弟提高技能水平和就业的能力。
第三,我会跟村民讲述城镇化的好处。城镇化不仅有利于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农民收入,而且有助于改善农村公共设施条件,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此外,村民搬到城镇,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享受更好的医疗、养老及其他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同时也有利于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
最后,城镇化进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国家,对社会,对农民自身,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信通过我的劝说,我们的村民都能明白城镇化的重要意义,能积极协助我们政府做好搬迁的工作。
2.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没有工作,政府为解决就业问题引进相关企业,但是农民缺乏相应技能,而企业也招不到人,面对农民的就业难和企业的招工难,你怎么解决?(答题时间3分钟)
【参考解析】
现在随着城镇化的加快,许多农民没有土地,一时间出现大量空闲的劳动力,然而,由于农民的技能与企业的岗位无法对接,造成了农民与企业的双向浪费,也辜负了政府的一片好意,因此,解决这个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为了更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就农民的现状和企业需求做一个前期调研,了解当前需要就业的农民工数量,他们的年龄,性别,当前可从事的工种和就业意向等;企业方面,主要了解他们当前可以提供的岗位数量,岗位的种类,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是否可以提供岗前培训等。
其次,我会把调研的结果汇总,然后安排一个农民与企业双选会,根据农民的现状与企业进行条件优先匹配,事先做好宣传工作,告知农民有哪些企业会来招聘,并且把企业的名单,岗位要求,福利待遇等做成花名册,在村里进行公示,双选会当天各企业代表也会在现场介绍自己的企业,有意向的农民可以直接现场登记面试签协议,先把已经可以就业的农民安排好。
再次,剩下未就业的农民我会分成两个情况来处理。一方面,对于年纪比较轻和有意向学习技能的农民,根据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开设技能培训班,由企业负责培养,培养基金由企业和政府各付一半,培养成功的可直接留在企业就业;另一方面,一些没有意向学习技能的可以给他们开一些创业培训班,并设定一些创业优惠政策,政府也可以给他们一些农业技术的支持,鼓励他们在家乡自主创业。
最后,我会继续对这些企业和农民进行跟踪回访,看看他们在后续的就业和培训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新的问题,并积极予以解决。同时,为了保证农民能跟上时代和发展的步伐,我们要继续定期开展农民技能培训班,开设农民图书和电子阅览室,并经常开展一些技能大赛,鼓励农民继续努力学习,与时俱进,让他们能有更好的发展。
3.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搬迁后进入城镇,政府要调查农民搬迁的满意度,你认为这次调查的内容是什么?你怎么调查?(答题时间4分钟)
【参考解析】
在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组织对于农民搬迁满意度的调查,有利于了解农民搬迁后的生活现状,收集进城农民的意见,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我认为,这次调查的重点内容应为农民对搬迁后的满意程度,目前的生活和工作情况,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以及政府为使农民搬迁后更好生活所做出的努力等,具体而言,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本次调研:
第一,我会通过查阅档案的方式了解搬迁农民的的人数、搬迁时间、以及搬入的新址等信息。然后成立工作小组,对其明确此次调研的意义与重要性以及每个工作小组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初步确定好本次调研的方式、对象、内容等,并做好初步预算,形成调研方案,呈报领导审批。
第二,针对农民的生活情况,我会采取挨家挨户走访的形式跟他们一方面了解其搬迁后所得的搬迁款数额、时效性以及办理流程的满意度,日常生活是否习惯、邻里关系相处得如何等。另一方面了解他们对于现居住地的生活环境、住宿条件、治安情况,交通便利性的满意度,以及其基础设施等情况,如是否有文体娱乐场所、公共健身设施或图书馆等内容。
第三,针对农民的工作、教育情况,我会召开一个座谈会,了解他们的技能水平、教育程度,对就业保障、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满意度,子女就学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和需求等。同时,也会跟他们了解其工作满意度,如工作时长、工资待遇满意度,以及是否有相关的社会保险等内容。
第四,针对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拆迁办、民政局、教育局等部门,我会通过电话访谈的方式了解对他们的补偿标准如何确定,是否有相关扶持政策,搬迁后户口落户如何处理,以及搬迁农民的就业措施,搬迁后的子女教育入学的解决方案等内容。
最后,调研结束后,我会及时将调研数据进行整合,得出结论后形成报告汇报领导,为后续提高农民搬迁幸福感提供参考。同时,经领导同意后,联系媒体对搬迁后的农民现状进行正面报道,引导农民对搬迁有一个正确认识,为城镇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社会氛围。
4.政府出台一个新的政策,鼓励农民工、退役军人、大学生就业,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针对这个现象,你怎么看? (答题时间4分钟)
【参考解析】
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政府出台新政鼓励农民工、退役军人、大学生等就业,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还有助于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第一,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充分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特别是激发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潜力,不断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形成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引擎、形成新动力。
第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我国农民工、退役军人、大学生数量众大,就业形势和压力较大。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公平竞争的创业环境,鼓励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通过创业增加收入,让更多的人富起来,实现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第三,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通过加强全社会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特别是针对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大学生进行创业创新培训,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创新、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不断增强创业创新意识,使创业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使新的增长点破茧而出,不仅要简政放权有力到位,更要在监管和服务上下功夫,持续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清障搭台,释放中国经济的无限活力。
首先,打造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创业创新信息资源整合,建立创业政策集中发布平台,完善专业化、网络化服务体系,增强创业创新信息透明度,加强和完善创业者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大学生的创新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大学生进行创业,并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其次,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和统筹力度。各级财政要根据创业创新需要,统筹安排创业创新的资金,加大对创业创新支持力度,强化资金预算执行和监管,加强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设立创业基金,扶持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大学生创业,鼓励对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大学生创业的办公用房、用水、用能、网络等软硬件设施给予适当优惠,减轻创业者负担。
再次,拓展创业渠道,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有市场竞争力的协作创业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创业联盟,引导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大学生等创业人员融入特色专业市场,打造具有区域特点的创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集群。大力支持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大学生等创业人员因地制宜围地开展创业,特别是鼓励他们返乡进行创业,并通过创业来带动更为广泛的就业局面。
最后,建立健全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把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现全社会创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化、体系化。加快完善创业课程设置,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创业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对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大学生等的创业创新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择业创业技能,转变他们的就业和发展观念,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人心。
志公教育各分部电话:
南宁分部:0771-2094277 桂林分部:0773-2899676 百色分部:0776-2517997
柳州分部:0772-2896674 玉林分部:0775-2294260 河池分部:0778-2788680
钦州分部:0777-3898366 梧州分部:0774-3833980 贺州分部:0774-5288860
贵港分部:0775-4551236 崇左分部:0771-7981688 北海分部:0779-2029270
来宾分部:0772-4226344 电商部:400-007-2332